7月13日至19日,药学院“‘药’安全,‘家’健康-家乡安全用药科普队”深入贵阳市、遵义市、毕节市等地州市,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旨在发挥药学院学生专业优势,服务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,切实提升基层居民安全用药意识与健康管理能力。
在杜艺玫、况安香两位指导老师带领下,18名药学院本科生组成的实践团队紧扣“服务”主题,精心设计“科普+实践”公益服务模式,14日通过图文展板系统讲解药品分类、药品批准文号识别及合理用药时间等核心知识,以微型讲座聚焦“生病该不该吃药”“警惕过期药品危害”等话题,破解日常用药盲区,并于15日走进乡村/社区家庭,以问卷调查从“家庭用药安全”“老年人用药安全”“儿童用药安全”三个维度深入了解家乡用药安全现状。实践团队坚持问题导向,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精准服务,16日设立“夕阳红”专场,深入社区及家庭为老年群体宣讲慢性病安全用药原则,分发定制化宣传材料,减少多重用药与剂量错误风险,17日开展“小幼苗”专场,面向儿童家庭普及“儿童用药无小事”理念。活动核心环节聚焦家庭药箱科学管理,团队成员连续两天上门,协助居民家庭整理药品、优化存储环境、标注有效期,杜绝过期药隐患,培养家庭“用药明白人”,推动科普成效长效化。实践尾声,团队将七日活动核心知识点、常见误区解析及实用贴士汇编成《家乡安全用药指南》,为当地居民提供便捷参考。正值暑期,同学们还积极参与社区/乡村防溺水消防安全宣传,走入家庭播放防溺水宣传片。
本次“三下乡”项目完成200户以上家庭用药安全筛查,建立120个标准化家庭药箱管理单元。此次“药”安全,“家”健康科普行动,同学们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基层行动,锤炼了意志品质,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,彰显新时代药学青年青春担当,为提升基层健康素养、助力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遵医药学力量。(一审:李利生,二审:吴庆,三审:袁泽利;撰稿:张怡恬/杜艺玫;摄影:各实践队员)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