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院袁泽利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》(IF=8.9,中科院1区TOP期刊)上发表题为“Water-soluble thiazolo[5,4-d]thiazole-based AIEgens for universal and Level 3 resolved latent fingerprint visualization”的研究论文。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药学院吴玉梅博士,通讯作者为袁泽利教授和高杰副教授,共同通讯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郑哲副教授,遵义医科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。

潜指纹作为法医学关键物证,其三级细节的高分辨可视化对精准鉴定具有重要意义。然而,传统显影方法存在对比度低、基底适应性差、操作毒性大以及聚集导致荧光猝灭等问题,难以实现高质量三级特征呈现。本研究通过合理分子设计,构建了一种水溶性聚集诱导发光(AIE)探针TPA‑TzTz‑OH,其结构融合三苯胺电子给体、噻唑并[5,4‑d]噻唑π桥和吡啶盐电子受体,在425 nm可见光激发下表现出独特的荧光“关‑开”响应特性,可在40秒内完成指纹显影,且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或进行后处理。
TPA‑TzTz‑OH具备广泛的基底适用性,可在金属、玻璃、塑料、陶瓷和木材等多种表面实现高对比度、高保真指纹成像,清晰稳定地展示用于个体识别的汗孔与脊线微结构(三级特征)。机理研究显示,该探针与指纹残留脂质(如油酸、胆固醇)结合后,分子内运动受限从而触发AIE效应,静电作用与氢键共同保障了识别的特异性。该探针在工作浓度下细胞存活率超过85%,并对留存10天以上的陈旧指纹仍具良好显影效果,支持浸泡或喷涂两种操作方式。
对比实验进一步证实,吡啶盐的正电荷与羟基的协同作用是实现其高性能的关键。本研究将AIE光物理机制与法医学应用紧密结合,为高分辨率物证显影提供了一种绿色、安全、可持续的技术方案,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与应用潜力。
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贵州省科技厅及遵义市科技计划等项目经费支持。(一审:高杰,二审:高健美,三审:袁泽利;图文:贵州省医用光学诊疗技术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)
论文链接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1001841725010678